【華人世界時報 CWNTP 應瑋漢】 




「富老族」潛藏裝潢另類商機 銀髮宅老來俏
  49.6%購屋者「父母需求」擺第一 全齡通用需求漸浮現
 
由於台灣少子化現象日益嚴重,加上戰後嬰兒潮逐漸邁入老年,台灣近40年來,每12年老化指數即呈現倍數成長,根據經建會推估,在2025年後台灣人口將轉為負成長,到時候65歲以上人口將達20%,銀髮族的衣食住行周邊產業,將愈來愈受到重視,許多腦筋動得快的商人,紛紛鎖定有閒又有錢的「富老族」商機,量身打造各種貼心商品,小至各式各樣能讓生活更安全方便的輔具、大到室內無障礙空間改造,在在突顯「通用無礙生活安心在宅老化」已成為老人最迫切的生存需求。
 
※ 49.6%購屋者最在意父母需求 居家空間無障礙漸成顯學
 
若從購屋行為觀察,以永慶房仲網的「無障礙住宅專區」的點擊率統計,自推出以來,搜尋熱度呈現直線上升,以2011年平均點閱指數為當作基期100,今年Q4(10月、11月)的點閱指數,竟飆升至160,足足成長60%之多,反觀房仲網的「一般物件」,點閱熱度僅上升35%(表1),顯見國人對於無障礙的通用住宅需求,有愈來愈高的傾向。
根據永慶慈善基金會發布的「全齡住宅需求熱度調查」發現,台灣人在「百善孝為先」的觀念下,有高達49.6%的購屋者,買房子時仍會優先考量「年邁父母親的居家動線」,把長輩的需求擺第一位,其次,依自己、伴侶和孩子的需求,則是占了40.2%的比例,說明國人在面臨老化問題的知識大門已逐漸開啟,選擇無障礙的通用住宅,不再是一般人認為身心障礙者才需要的生活需求,而是為了讓一家老小(0~99歲)都適用的住宅設計(表2)。
 
※ 三代同住、子女毗鄰而居 推升通用設計住宅需求熱
 
其次,當問及「是否會考慮新購/承租全齡宅時?」,有高達54%的受訪者表達高度的意願,另外,也有38%的人選擇「房子重新裝潢或改造來做格局調整」,令人意外的是,僅有8%的受訪者,以「不考慮任何變動,住久就習慣」來因應局勢(表2)。永慶慈善基金會表示,隨著房價居高不下,都會區的三代同堂比例有日益增多趨勢,許多小家庭為了節省開銷,而漸漸開始選擇與父母同住,反而將餘力存下的預算當成「裝潢費」拿來翻修住宅。
另外還有一群具經濟能力、注意身體保養又很重視生活品質的「富老族」,與子女同住一個屋簷下的意願其實不高,反而是傾向兒女婚後在自己住家附近買房子,彼此方便就近互相照顧又能保有個人空間,毗鄰而居乃屬常見。因此,為銀髮族量身定做起居空間的設計公司業績也跟著扶搖直上,成為裝潢市場的另類銀髮經濟。
 
※ 家中最危險處 「浴廁、廚房滑倒」高達67.3%占最大宗
好房網駐站設計師紀家豪(禾久設計)表示,按照接案經驗來看,平均10個委託案中,大約有1~2位業主會特別要求加裝無障礙設備,以符合家中年邁父母或小朋友的使用需求。而根據永慶慈善基金會統計(表3),家中最常發生意外的危險環境排行,「浴廁或廚房地板潮濕而滑倒」占有67.3%的高度比例,成為最可怕的隱形殺手,第二名的「踢到異物及樓梯踩空而跌倒」也是常見意外傷害,占29.6%比例,紀家豪建議,最容易發生意外的浴廁,除了止滑磚、止滑墊、扶手等基本配備,選擇可側開的浴缸也是較安全的作法。
 
※ 老人「愛物惜物」觀念重 兒童玩具四散注意收納降低危險因子
其次,「遭電線或雜亂物品絆倒」也頗讓老爸爸、老媽媽心驚膽跳,永慶慈善基金會提醒,老人家「愛物惜物」觀念根深柢固,以致於家中經常堆滿不必要的物品,或者是幼童玩具散落,妨礙行走動線,造成不小心絆倒受傷,因此同住一起的家人,可從通用設計的概念做到收納的重要,儘量降低家中的危險因子。另外,好房網駐站設計師任繼光(果仁設計)提醒,許多人為了省電,上下樓梯時,經常不願意開燈,殊不知行走樓梯正是最容易發生意外之處,因此,他建議在梯角側牆,可加裝嵌燈式的感應照明設備,不僅省電又可及時發揮效果。
 
※ 三代同住減少干擾  慎選隔音房門為首要
任繼光指出,要滿足家中成員的不同需求,可從空間的使用著手規劃,他舉例:老人怕吵雜且作息規律,若是三代同住的家人,彼此可能互相干擾,因此,在房間門板的材質上,可挑選氣密性佳的隔音門,甚至是在門縫加貼吸音塑膠條,效果都不錯。另外,孕婦、老人行動緩慢,墊腳踩高都相當危險,因此廚房櫃體及烘碗機應以「落地式」或是省力裝置的「下拉式」較為理想。
 
※ 體驗全齡通用宅 12/13~16「通用生活家大展」世貿登場
有鑑於「通用無礙生活 安心在宅老化」趨勢在台灣逐漸成形,永慶慈善基金會將於12月13日至16日於世貿三館推出「通用生活家」大展,透過超過百坪的實景展示、影音、互動設計等,供民眾體驗0~99歲的通用生活設計,感受「全齡通用 家倍幸福」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WNT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