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華人世界時報 CWNTP 應瑋漢】 





回顧阿里山森鐵世紀風華縮影 台博館展出「百年森鐵─阿里山鐵道特展」
 
豐沛資源、多變美景、殊勝林相及高超軌道工藝,阿里山森鐵儼然是台灣林產開發歷史的縮影。為了讓更多民眾能了解並見證阿里山森鐵的百年風華。文建會所屬國立台灣博物館即日起展出「百年森鐵─阿里山鐵道特展」,除了有森鐵發展簡史及特色,同時介紹阿里山的地理、動物相、植物項、生態資源、景觀與步道及沿線居民生活等。
 
鐵道專家蘇昭旭表示,阿里山森林鐵路堪稱是二十世紀初亞洲地區「產業鐵道」的奇蹟,它師承美國十九世紀末的森林鐵道技術,卻在遠東地區的台灣構築為登山鐵道,在人類索道技術與鐵路柴油化成熟之前,很幸運地集十九世紀森林鐵道與登山鐵道的精華於一身,難能可貴。尤其在二十世紀末,全球森林鐵路陸續凋零,阿里山森林鐵路卻由於特殊的地理背景而存活下來。不論海拔落差與海拔高度,都超越當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(UNESCO)的鐵路世界遺產,可惜卻很少被國人所重視,呼籲國人可用國際視野重新檢視阿里山鐵路的普世價值。
 
台博館則表示,1899年日本探勘隊首度發現到阿里山蘊藏著質量俱佳的原始森林,經過多次歷險探勘後,肇使興建阿里山森鐵的濫觴。日治時期為將阿里山林場的林木向外輸送而興建阿里山森林鐵路,它也是當時沿線居民之交通和生活物資交易的主要工具,更因此帶動嘉義製材業的蓬勃發展;1962年為輸運日增的遊客便以柴油機車取代蒸汽機車,營運目標也由運材轉為客運為主,逐漸成為高山觀光列車;1984年增添「阿里山號」快車,近幾年又增設檜木車廂以力求與時俱進,而使搭乘森鐵列車成為熱門時髦的休閒選擇。
 
森鐵路線跨越熱帶、溫帶及寒帶三種氣候帶及林相、獨立山螺旋線和四個之字型登山線、人力營造出高超工程工的木構橋梁及隧道、機車動力傳動結構特殊及行駛於無齒軌道間等的特色,既集合森林、登山、高山三種鐵路特徵於一身,又擁有雲海、神木、晚霞及日出景觀,自然及人文資源豐富情況,深具世界遺產潛力與魅力,1986年並已與日本大井川鐵路、瑞士阿爾卑斯山BRB鐵路締結為「世界登山鐵路三姐妹」。如今阿里山森鐵正邁入百歲的階段,隨著鐵道入山的人們一改掠伐林產的行徑,轉為健行旅遊、生態保育的型態後,台博館希望民眾能藉由特展更深入認識與了解阿里山除地質形成、特有種及特有亞種動物的獨特性、隨高度差異的多樣林相外,還有百年森鐵因林業而與沿線區域的居民間,累世形成的趣聞與祕辛。
「百年森鐵─阿里山鐵道特展」展期自即日起至7月29日止,8月17日起將巡迴至嘉義縣政府文化處展出至10月28日。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WNT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